报告文学是一种现实性要求强烈的文学形式
周政保(八一电影制片厂研究室研究员):报告文学是最富社会性的文体,作品要向公众(读者)“报告”些什么,我想,是这一文体最重要的课题。不妨想一想,报告文学在中国是怎样生长起来的,或想一想作为发展阶段的新时期,报告文学为什么会受到读者的欢迎,其中就包含了这一文体的功能或初衷。如果我们的写作不卷入现实,不关心牵连着公众思考的社会问题,或连我们常说的“贴近生活”也做不到,那么“报告”的价值也就只能飘在空中了。
丁临一(武警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报告文学的特性,应是姓今不姓古,姓热不姓冷。就当前来说,读者最为期待、最为关注的,往往还是现在进行时的或曰现实参与型的作品。恰恰在这方面,我们的创作,尚不能满足读者的期待与需求。改革开放的深化带来的祖国的巨大变革,人的思想观念乃至生活行为方式的种种变化,包括我们党和人民与腐朽腐败事物的艰难复杂的斗争,应该说为我们的报告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尚有待于作家们去发现与开掘。
李炳银(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研究员):报告文学是一种现实性要求强烈的文学形式,只有在对现实的介入和参与中,才能实现自身报告社会生活、影响社会生活变革和更新等等目的。但是,对报告文学的现实性不能作片面狭隘的理解。现时性不能等同于现实性。报告文学不作选择地追逐着新闻的感觉和步态走,是报告文学自己的迷失。某些属于历史范围的社会生活内容,由于作家的思索和考察基于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而成为报告的对象。因此,不能打着现实性的招牌轻易地加以排斥。报告文学应当有广阔的创作领地,要防止人为地自我封闭。
审视和剖析社会生活的理性精神
周政保:就报告文学的特质而言,这一文体更倾向于新闻,而“文学”呢,只是报告文学写作的方式或可应用的传达手段。“文学”对于报告文学写作来说,是有前提的或相当有限的。也因为如此,我不主张过度强调或倡导报告文学的“文学性”,而且,过度的“文学性”,弄得不好还会引起诉讼。尤其是,我们在“文学性”问题上,应有一种适当的不违背“非虚构”前提的解释或理解。
丁临一:报告文学作家对创作题材的敏感性是一个问题,而驾驭题材的能力亦是一个问题,甚至是更要紧的问题。对于纷繁多彩的当代社会生活来说,作家必须具备审视生活的批判眼光和一定的理性剖析能力,这是产生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的必要准备。否则,作家往往只能被生活牵着鼻子走,其作品所提供的社会信息质量也将大打折扣。
李炳银:真正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是那些及时、准确、深刻地表现了社会热点对象的作品。在这里,选择、取舍本身就已经包含了超越刻板机械真实的内容,而深刻地表现就更是需要对于真实的审视和理解、判断了。所以,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真实的社会生活对象,其实只是作家借以表现的舞台,最出色、最具魅力的表演,还有待于作家依据这舞台所能显示的独特身手。作家的表现,自然少不了对于事实的文学艺术描绘,但最重要、最富有价值的内容,是作家在这种文学艺术的描绘过程中是否体现出了既接近事实的本质,又是超越一般人直观理解,更加接近时代精神、文明趋势的独特深刻的理性内容。时常是典型的热点题材对象吸引了读者,可是,真正震撼和影响读者的却是这些理性的内容。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事实可能会有时间的局限性,今天的热点明天也许就不成其为热点,但是,作家对于事实作出的超越题材范围的理性认识、理解和界定,是具有很长的生命力的。因此,我们该说,真实是报告文学的基础,对事实的理性关照和准确理解,是报告文学的灵魂。
着眼于创作现状
丁临一:当前报告文学创作如何面对商品化的严重冲击,已是不容作家回避的现实问题。比如,一心求快,抢占题材,迅速抛出,制造热销,然而作品却简陋粗糙,缺乏理性思索与可读性;比如,一味求长,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字,作家的稿费收入高了,作品却水了、杂了,难以卒读。更有如隐私类作品、“边缘人作品”等等,或泛爱滥情,虽言之凿凿却真假难辨;或苦心搜罗不可思议的怪人怪事使人如读传奇。如此下去,必然导致报告文学创作整体质量下降,甚至路越走越狭窄。
李炳银:报告文学的辉煌,基于它丰富深刻地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及相应的表现方式的互动。好的形式为重大的主题和丰富深刻的内容提供了表现的天地,并使其成为可能。全景视角和宏观鸟瞰的表现形式,对于报告文学的发展贡献很大,其在报告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作用地位要充分肯定。但是,简单摹仿,盲目追求的现象是应当给予提醒和批评的。报告文学应当因题材对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作家的不同而产生表现个性。不墨守成规,勇于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应当是作家时时刻刻的追求。